中国风能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风能百科

风能百科

2-风与风能(2)海上风能股票外资投入

中国风能网2022-11-29风能百科中营风能
海上风能股票外资投入,中营风能,风能杂志,2-风与风能(2)海上风能股票外资投入,海上风能股票外资投入,中营风能,风能杂志?2.1风的形成与特性?2.2风的能量与测量? 2.3 风力资源与风能利用

2-风与风能(2)海上风能股票外资投入

2-风与风能(2)海上风能股票外资投入,

  海上风能股票外资投入,中营风能,风能 杂志? 2.1 风的形成与特性 ? 2.2 风的能量与测量 ? 2.3 风力资源与风能利用

  ?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的大气受热不均, 温度差异造成大气层的压力分布不均。在压力差的作 用下,空气流沿水平方向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 成了风。 ? 风能:风所具有的动能为风能。

  弯曲的线是等压线。 闭合的等压线如果其 气压值高于周围,则 称为高气压区,相反 称为低气压区。如同 山峰的山脊和山谷, 从高气压伸展出来的 部分称为高压脊,从 低气压伸展出来的部 分称为低压槽。

  ? 气压梯度: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单位距离内气压 差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 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梯度而产生的旁压力。 气压梯度力把两地间的空气从气压高的区域推向气 压低的区域,空气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气压梯度力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越大。 ?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而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 力。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且与风向始终垂直。

  ? 左、右手法则进行判别偏转 方向。 北半球:右手法则 南半球:左手法则。 ? 气压和风的相互关系: 风速与气压梯度成正比,风 向与等压线成平行。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 不断发生偏转。到风向被偏转到与 气压梯度力角度为90°,此时气压 梯度力对风的分作用力为0。气压 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正好相反,大 小相等,达到平衡。在平衡状态下 ,风向与气压等压线保持平行。

  (1)随机性 速度大小和方 向随时间不断变化 ,能量和功率随之 发生改变。可能是 短时间波动,或昼 夜变化,或季节变 化。

  (2)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地面上风速较低的原因是由于地表植物、建筑物以及其他 障碍物的磨擦所造成的。

  ①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 当穿越粗糙表面,像建筑物、树木、岩石等类似障碍物时,风速和风 向迅速地发生改变。在障碍物的附近,特别是后缘会产生很强的湍流,该 湍流在下风方向远处逐渐减弱。图为由障碍物造成的风湍流及其风速变化 轮廓线。气流湍流不仅会减小风力机的有效功率,而且会增加风力机的疲 劳载荷。 水平方向:障碍物高宽比越小,湍流衰减越快;高宽比越大,湍流区 越大。 在垂直方向:在风电场选址时应考虑到附近区域的障碍物,塔的高度 必须足够高以便克服湍流区的影响。

  山脊、丘陵和悬崖的形态极大地影响着 风廓线。光滑的山脊会加速穿越的气流,这 是因风通过山脊时受阻压缩而引起的。山脊 的形状决定了加速的程度,表面裸露时,对 风速影响更加明显。若山脊的斜率为6°~ 16°,则加速明显,可充分利用这种效应来 发电;但若斜率超过27°或低于3°,则加 速不明显,不利于风力发电。对于长而地表 沿坡度平缓的山脊,其顶部及迎风面的上半 部一般都是最好的风场;而在其背风面,因 可能存在湍流而不设臵风力机。

  另一重要因素是山脊的走向。若盛行风的方向与脊线垂直,则加 速效应更明显。若山脊脊线与盛行风平行,则对风速无加速效应。 同样,在山的缺口、走向与风平行的山峡的气流通道收敛的部位 ,风速会提高,这个部位也被俗称为“风口”。当风穿越山区障碍物 之间的间隙时,由于喷管效应,速度会增强。间隙的几何参数,如宽 度、长度、坡度等是决定加速程度的主要因素。若两座高山之间的间 隙面向风向,则是一个极佳的风电厂址。倘若两高山,表面越光滑, 粗糙度越小,则对风的加速效果更好。

  海风:白昼时,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导致大陆表面空 气的升温速度较快,大陆表面的气流膨胀上升至高空,然后流向 海洋,到海洋上空因受冷却而下沉。大陆表面因气流上升而形成 了低压区,近地层海洋因上空气流下降而产生高压区,在压力梯 度下,为补偿陆地附近的低气压,使得海平面上的空气向陆地流 动。 陆风:夜间,风形成的过程恰好相反,海洋吸收阳光而蕴藏了大量 的热量,使海洋上的气流降温较慢,地面空气温度下降较快,从 而使地表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面。

  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 沿海,风向变换以一天为周期。 中纬度地区: 海风可以从海岸线km。 低纬度地区: 海风风速可达4~8m/s,陆风一般只有1~3m/s。

  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随着季节的 不同,陆地和海洋的太阳辐射产生了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 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海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 海上流向大陆,而高空形成了与底层气流方向相反的气流,构成了夏季 季风环流。 冬季,大陆比海洋温度低,大陆的气压比海洋的高。底层气流由大陆 吹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了冬季季风环流。 世界上季风区分布甚广,其中最著名的是东南亚季风区。在夏季,从 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来的暖、湿空气向北和西北方向移动进入亚洲大陆 ,进入印度、中南半岛和中国。这种气流形成夏季季风。在冬季,亚洲 大陆为一强盛高压中心所控制,气流自高压中心向外流动,其方向与夏 季季风正相反。这是向南和东南吹向赤道海洋的冬季季风。 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这些地 区的气候特征,在冬季表现为低温、干旱和少雨;夏季是高温、湿润和 多雨。

  ③山谷风 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 ;到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山风 和谷风统称为山谷风,其形成原理与海陆风相似。

  白天山坡受热较快,温度高于山谷中同高度的空气温度, 坡地表面的空气受热后沿倾斜方向上升,谷底则被冷空气填补 ,从而形成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降温速度比山谷中 同高度的空气快,因此气流从山坡吹向谷底,从而形成了山风 。通常这种现象会生成很强的气流,进而形成强风。 谷风的平均速度为2~4m/s,有时可达7~10m/s。谷风通过 山隘时风速加大。山风比谷风小一些,但在峡谷中风力加强, 有时会损坏谷底的农作物。谷风所达厚度一般为谷底以上 500 ~1000m,这一厚度还随气层不稳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定义:当气流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产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 条件:山岭两面气压不同的条件下发生。 分析:在山岭的一侧是高气压,另一侧是低气压时,空气会从 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但因受山阻碍,空气被迫上升,气 压降低,空气膨胀,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每上升 100m,气温 则下降0.6℃。当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 雨水。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则变得稀薄干燥,然后翻过山脊 ,顺坡而下,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变得紧密且温度增高。空气 每下降100m,气温则会上升1℃。因此,空气沿着高大的山岭沉 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会有大幅度地提升。迎风和背风两面 的空气即使高度相同,背风面空气的温度也总是比迎风面的高 。每当背风山坡刮炎热干燥的焚风时,迎风山坡却常常下雨或 落雪。 危害:会造成果木和农作物的干枯,形成森林大火。当然也可 以加速冬季积雪融化,利于早点使草木生长。

  单位时间内垂直流过截面A的空气拥有的做功能力, 称为风能功率(W) 1 W ? ? AV 3 2 风能功率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与流动空气密度和 垂直流过的投影面积成正比。

  ? 风能密度是估计风能潜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风能。 E 1 ?? ? ?V 3 At 2 ? ρ值的大小随气压、气温和湿度等大气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在海拔高度500m以下,ρ取1.225kg/m3,若海拔超 过500m,必须考虑空气密度的变化。

  一般风速是用平均值表示的,平均风能密度可采用 直接计算和概率计算两种方法求得,各气象台站都有详细 的数据记录资料。

  可直接利用观测资料计算平均风能密度。根据平均风能 密度计算公式,先计算每个小时的风能密度,然后再求和, 并按全年小时数平均,就可得到年平均风能密度。

  ? 实际上,风能不可能全部转换成机械能,风力机不能 获得全部理论上的能量。 ? 当风速由0逐渐增加达到某一风速Vm(切入风速)时, 风力机才开始提供功率。该风速下,风轮轴上的功率 等于整机空载时自身消耗的功率,风力机还不能对用 户输出功。 ? 风速继续增加,达到某一确定值VN(额定风速),在该 风速下风力机提供额定功率或正常功率。超过该值时 ,利用调节系统,输出功率将保持常数。 ? 如果风速继续再增加到某一值VM(切断风速)时,出于 安全考虑,风力机应停止运转,风力机不输出功率 。

  ? 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风能资源情况和风力机的运行经验, 制定了不同的有效风速范围及不同的风力机切入风速、额 定风速和切断风速。中国有效风能密度所对应的风速范围 是3-25m/s。 ? 实际可利用的风能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其计算方法与 平均风能密度的计算方法相同。

  ? 风速就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国际上的单位是 米/秒(m / s)或千米/小时(km/h)。我国现行的风速观测有定 时4次2min平均风速和1日24次自动记录10min平均风速两 种。 ? 人们习惯用风级来表示风的强弱 。 ? 我国是用风级表示风大小的最早国家之一,远在唐代,科 学家李淳风就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过9级风的划分标准,且非 常直观形象,如“动叶、鸣条、摇枝等”。 ? 1805年,英国人总结提出了更精确的风级划分标准,从0级 到12级,共分13个等级。随后,又补充了每级风的相应风 速数据,使人们从直接景观现象发展到依靠精确的风速数 据,这一标准后来逐渐被国际公认,称为“蒲氏风级”。

  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 二级轻风树叶响,三级微风树枝晃, 四级和风灰尘起,五级清风水起波, 六级强风大树摇,七级疾风步难行, 八级大风树枝折,九级烈风烟囱毁, 十级狂风树根拔,十一级暴风很罕见, 十二级飓风浪涛天。

  ? 风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通常把风吹来的地平方向定为风 的方向,即风向。 ? 空气由东向西流动叫东风,由南向北流动叫南风,以此类推。 ? 气象台预报风时,当风向在某个方向左右摆动不能确定时,则 加以“偏”字,如在北风方位左右摆动,则叫偏北风。 ? 静风记“C” 。

  风向测量单位,陆地一般用16个 方位表示,海上则多用36个方位表示。 风向是风电场选址的一个重要因 素。若欲从某一特定方向获得所需的 风能,则必须避免此气流方向上有任 意的障碍物。

  ? 早期的风速仪中的风向标是用来确定风向的。现在大 多数的风速仪可同时记录风向和风速。 ? 风向仪装臵,由尾翼、指向杆、平衡锤及旋转主轴4部 分组成的首尾不对称平衡装臵。风向风速仪可以测定 风向,一般安装在离地面10m高度的测风塔上,如果附 近有障碍物,则至少要高出障碍物6m高度。

  ? 风频是指风向的频率,即在一定时间内 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各风向出现总次数 的百分比。 ? 某风向频率=

  某风向出现的次数/风向的总观测次数×100% ? 风频玫瑰图:计算出各风向的频率数值后,用极坐标的方式 将这些数值标在风向方位图上,把各点联线后形成一幅代表 这一段时间内风向变化的风况图。 ? 在实际的风能利用中,总是希望某一风向的频率尽可能大些 ,尤其是不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风向频繁变化的情况。

  风速玫瑰图: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各方向的平均风速。 风能玫瑰图:如果表示时间的百分比和风速的3次方, 这有助于确定从不同方向获取的能量。

  ? 定义:一定时间内某风速时数占各风速出现总时数的 百分比,又称风速的重复性。 ? 按相差1m/s的时间间隔观测1年(1月或1天)内各种风速 吹风时数与该时间间隔内吹风总时数的百分比,称为 风速频率分布。 从风能利用的观点 看,哪条曲线所代 表的风况比较好? why?

  ? 利用风速频率分布可以计算某一地区单位面积上全年的风 能。如测出风力机安装地点的风速频率,又已知该风力机 的功率曲线,就可以算出该风力机每年的发电量。 ? 在风能利用中,特别是对于风力发电,要选择风频和风速 变化比较稳定的地点。 ? 在现代风能利用中,必须首先了解当地的风能特性,进行 较长时间的观测,并用电子计算机作出风能特性的分析。

  ? 主要目的:正确估计某地点可利用风能的大小,为装备 风力机提供风能数据。 ? 内容:风向测量和风速测量两项。 ? 测量仪器: 根据工作原理分为:旋转式风速仪(杯状风速仪和 螺旋桨式风速仪);压力类风速仪(压管风速仪、压板 风速仪和球状风速仪);热电风速仪(热线风速仪和热 板风速仪);相移风速仪(超声波风速仪和激光多普勒 风速仪)。

  ? 风级计数仪是由风杯式风 速仪与电子处理装臵两部 分组成。 ? 风速计臵于测风杆塔顶端 ,其高度应与欲安装的风 力发电装臵轮毂的高度相 等,而测风杆塔则应竖在 欲安装风力发电装臵的地 点。电子处理装臵则放臵 在测风杆塔上人可以看到 的地方。

  作为计算风能资源基本依据的每小时风速值有3种 不同的测算方法:①将每小时内测量的风速值取平均 值:②将每小时最后10min内测量的风速值取平均值 ;③在每小时内选几个瞬时测量风速值再取其平均值 。世界气象组织推荐10min平均风速,中国目前也采 用10min平均风速.即第②种方法。测量点上配有自 动记录仪器,对风向和风速作连续记录,从中整理出 各正点前10min的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并选取日最 大风速(10min平均)和极大风速(瞬时)以及对应的风向 和出现时间。

  测量风能的最常用的风速仪是杯状风速仪。由3个风杯与 短轴连接,等距离地安装在垂直的旋转轴上。风杯的外形或 者是半球形的,或者是圆锥状的,由轻质材料制成。杯状风 速仪是一个阻力装臵。当臵于流场,风能会使得杯状物有阻 力,该阻力用式表示,即 1 FD ? CD A? a? 2 2 凹面的阻力系数比凸面的高,故测风仪 中朝风的凹侧风杯受到更大的阻力,阻力差 驱动风杯物绕中心轴旋转。转轴下部驱动一 个被包围在定子中的多极永磁体。指示器测 出随风速变化的电压,显示出对应的风速值。 当风速达1~2m/s时,风杯式风速表就可以 起动。旋转的强度与进入风的风速成正比。

  风速仪能适应多种恶劣的环境,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风 速仪能随风很快加速起来,但风使其停止转动的速度很慢。风 杯达到匀速转动的时间要比风速的变化来得慢(滞后性)。这 种现象在风速由小变大时较为严重,如当风速较大,很快地变 为0时,因为惯性作用,风杯将继续转动,不可能很快停下来 。这种迟缓的反应,使得杯状风速仪测量的风速并不可靠。风 速在0~20m/s时,利用风杯测定风速比较准确。同时这种滞后 性消除了许多风速脉动现象,因而,用风杯作感应器的风速表 ,测定平均风速比较好,而测瞬时风速则准确度较差。 试验证明,3杯比4杯好、圆锥形比半球形好,是因为阻力 和密度成正比,空气密度稍有改变,都会影响测量速度的准确 性。尽管有这些限制,杯状风速仪还是广泛地用于气象中风速 的测量和风能的应用中。

  ? 电子处理装臵包含10个计数器。由风速计测量到的风速信号 经电子装臵处理,被输入到10个计数器,由此即可读出不同 风速区的持续时间及频率分布。由这种风级计数仪得到的数 据应定期阅读,并做好记录,可以一周为统计单位。 ? 这种风级计数仪的优点是应用起来简单方便,只要在电子处 理装臵中装满电池(4*1.5伏)即可工作。

  主要靠升力工作。桨叶式风速表是由若干片桨叶按一定 角度等间隔地装臵在一垂直面内,能逆风绕水平轴转动, 其转速正比于风速。桨叶有平板叶片的风车式和螺旋桨式 两种。最常见的是由3叶或4叶式螺旋桨,装在形似飞机机 身的流线型风向标前部,风向标使叶片旋转平面始终对准 风的来向。桨叶旋转方向始终正对风向,在流向平行于轴 的气流中,桨叶受到升力,从而使螺旋桨以与风速成正比 的速度旋转。 为测量风的垂直和水平分力,3个桨叶固定在一个共同 的桅杆上。螺旋桨式风速仪可以保持转速与所测风速间相 当好的线性关系。与多叶片风速表相比,它的起动风速较 高,因而灵敏度要差些。

  第一种利用压力来测量风速的是压力板风速仪,早在 1450年由Leon Battista Alberti发明,并由Robert Hooke (1664)和Rojer Pickering (1744)进一步完善。压力板风速仪 是由一个装在水平臂上,可围绕水平臂转动的摆动盘组成 。摆动盘通过舵臂安装在可自由旋转的垂直轴上。风向标 使得摆动盘始终垂直于气流。垂直于平板的气流可看作一 个整体,可计算出平板所受的压力p为 1 p ? ?av2 2 这个压力使得摆动盘向内旋转。其向内摆动的幅度取 决于风的强度,故摆动板可用来直接校准风速。而且,压 力板风速仪适合用来测量大风。

  为了运行可靠,尽可能地减小风速表的测量误差,风 速仪的定期标定是有必要的。校准是在理想条件下制定一 个基准风速作为标准。风速仪测量数据质量取决于其自身 特性,如精度、分辨率、灵敏度、误差、响应速度、可重 复性和可靠性。例如,一个典型的杯状风速仪有±0.3m/s 的精度,风速的最微小的变化能被风速仪检测出,灵敏度 即是输出与输入信号的比值;误差来源于指示速度与实际 速度之间的偏差;响应速度表明了风速仪检测到风速变化 的快慢程度;重复性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时所读 取数据的接近程度;可靠性表明在给定风速的范围内风速 仪成功工作的可能性。风速仪的这些属性应当定期检查。

  在风速表适用之前需对其进行标定。风速表的标定是 在校准风洞中进行的,校准风洞有吸入式、射流式、吸入 射流复合式及正压式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射流式 校准风洞。射流式校准风洞有稳流段和收缩段构成,稳流 段内装有整流网和整流栅格。供应给风洞的压缩空气先通 过稳流段,再通过收缩段形成自由射流。

  射流式校准风洞测量系统 1—稳流段; 2—总压管; 3—收敛性; 4—静压测孔; 5—被标定的皮托管; 6,7—微压计

  以皮托管风速的标定为例,被标定的皮托管感压 探头迎风臵于风洞出口处,其总压孔轴线对准校准风 洞的轴线。标定时,皮托管动压读数为微压计示出的 △h1。相应的标准动压由安装在稳流段A处的总压管和 开在射流段B处的静压孔组合测取,即为图中的 ?h 。 在所选择的标定流速范围内,记录各稳定气流流 速下校准风洞的标准动压值△h和被标定皮托管的动压 值△h1。整理测定数据,结果被拟合成标定方程,或 绘制成标定曲线,以备皮托管测量风速时查用。当△h 与△h1之间呈线性关系时,可以直接求出被标定皮托 管的校准系数ζ,即

  全球大气中总的风能量约为 1014MW 可被开发利用的风能约有3.5×109MW 比世界上可利用的水能大10倍

  ? 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有关资料,地球表面 (107×106km2)有27%的地区年平均风速高于5m/s(距地面 10m高)。 ? 如将这些地方用作风力发电场,则每km2的风力发电能力 最大值可达8MW,总装机容量可达24×l013W。 ? 据分析,实际陆地面积中风力大于5m/s的地区,仅4%有 可能安装风力发电机组。据研究初步估计,按目前的技术 水平,可认为每km2的风能发电量为0.33MW,平均每年 发电量为2×106kwh的可用资源较为合理。

  ? 中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风能储量4.8×109Mw ,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达2.53亿kw。 ? 在中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北 部地区和东部至南部沿海地带及岛屿。 ? 中国一般用有效风能密度和年累计有效风速小时 数两个指标来表示风能资源的潜力和特征。

  (1)东南沿海、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海上岛屿 这一地区面海,海面上风速比陆地大,有效风能 密度在200w以上。 ≥3m/s风速的时间,全年合6000-8000h, ≥6m/s风速的时间,有3500h以上。 这一带的风能最佳区在离海岸20km范围内。 季节分配:东南沿海、台湾及南海诸岛秋季风能 最大,冬季次之;山东、辽东半岛则是春季风能最大 ,冬季次之。

  (2)内蒙古、甘肃北部 风能密度也在200w左右。 ≥3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6000h以上; ≥6m/s风速的时间每年为2200-2500h。 地形较平坦,所以风能密度的范围较大,这是利用风 能的一个有利条件。风速的季节分配是东部北边和西部春 季最大,夏季次之;东部南边则春季最大,冬季次之。 (3)黑龙江南部、吉林东部 风能密度在200w以上。 ≥3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5000-6600h; ≥6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2000h左右。 该地区春季风能最大,秋季次之。

  (1)西藏高原中北部 风能密度在150w以上。空气密度小,所以风能密度低, 成为我国次大风能区。 ≥3m/s风速的时间每年在5000h以上;每年50%以上集中 在春季,夏季次之。 ≥ 6m/s风速的时间每年在2000h以上。 (2)三北北部 包括东北图门江、燕山北麓、河西走廊到新疆阿拉山口 一带,风能密度在150-200w。 ≥3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4000-5000h; ≥6m/s的时间每年有1500-2000h。这一地区除新疆北部夏 季风能大之外,其余地区以春季最大。 (3)东南沿海(离海岸线km) 时间每年的小时数,基本和三北北部地区一致,但秋季 风能最大,冬季次之。

  这一地区风能密度为50~150w。 ≥ 3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4000-5000h; ≥ 6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500-1500h。 该地区在我国分布面积最广。 (1)两广沿海,包括福建50-1000km的沿海地带。冬季风能 大,秋季次之。 (2)大小兴安岭山区。风能密度由北面的50w向南增至150w 。每年风速大于或等于6m/s的小时数由北面的750h向南 增至1500h。 (3)东从辽河平原向西,过华北大平原经西北到最西端,左 侧绕西藏高原边缘部分,右侧从华北向南面淮河、长江到 南岭。(季节风能利用区)

  ≥3m/s风速的时间每年在2000h以下; ≥ 6m/s风速的时间每年在300h以下; 包括:云贵川、甘南、陕西、湘西、鄂西、福建、 两广的山区等;塔里木盆地、雅鲁藏布江各地。

  特点:可再生,清洁,过程性能源 利用历史源远流长。 按照不同的需要,风能可以被转化成其他不 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热能等,以实现 提水灌溉、发电、供热、风帆助航等功能。

  优点:利用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同时可以 减少环境污染。 缺点:①风能具有随机性,利用风能必须考虑 储能或与其他能源相互配合,才能获得稳定的 能源供应,这就增加了技术上的复杂性。 ②风能的能量密度低,空气的密度仅为 水的l/800,因此风能利用装臵的体积大、耗 用的材料多、投资也高,这也是风能利用必须 克服的制约因素。

  (1)09年积极推进德国、北京、新疆乌鲁木齐研发中心建设;持 续进行对1.5MW机组的优化;自主研发的2.5MW直驱永磁风力 发电机组、3.0MW混合传动风力发电机组成功试运行;自主研 发的控制、变流器和变桨系统现场运行数据良好。 (2)依托风机研发与制造、风电投资、风电服务以及零部件研发 与制造,逐步向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通过收购德国Vensys,使金风科技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 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和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整机制造 商。 德国Vensys实现1.5MW机组在欧洲的销售。09年研制生产 的首台 2.5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样机在德国下线,产品进入 欧洲市场;公司在美国明尼苏达UILK风电场项目的3台1.5MW 机组已于年底并网;此外,公司还积极进军中亚和非洲,国 际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风机成本的下降,风电成本在部分地区基本与火电接近 ,风力发电在与天然气发电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即使不靠补 贴,风力发电也具备较强的经济性,预计风电发展从“政策 驱动”转变为“利益驱动”,世界各国风电市场均有望启动 。 华北电力大学 67

  日前,有消息称能源局有望于本月向社会发布一项风电并网 技术国家标准。这意味着,2009年出台的风电并网企业标准将马 上被一个新的国家标准取代。据了解,这一标准是由电监会牵头 ,中国电科院和国电龙源集团共同起草的。国电龙源集团一位参 与标准制定讨论的人士透露:“目前业内已经在强制执行新国标 了,需要改造的风机和风场都在进行,这对行业来说影响很大。 ”新标准涉及变动在于低电压穿越和动态无功有功补偿的改造, 对一些大的风机制造商来说这可能可以承受,但对规模小一点的 制造商和风场运营商来说无疑面临巨大的成本考验。上述标准的 出台也意味着,此前针对电网提出的“风电并网是否需具备低电 压穿越技术和动态无功补偿”而引发的各界争论尘埃落定,大小 风场以及风机制造商为适应并网新标的改造工程启动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