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能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风能利用

风能利用

二十大代表风采为什么要利用风能

中国风能网2022-12-09风能利用人们如何利用风能核能
为什么要利用风能,人们如何利用风能核能,风能利用激增的原因,二十大代表风采为什么要利用风能,为什么要利用风能,人们如何利用风能核能,风能利用激增的原因检查设备、加装药液、均匀喷洒……从2020年起,只要遇见疫情,就能看到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身着厚重防

二十大代表风采为什么要利用风能

二十大代表风采为什么要利用风能,

为什么要利用风能,人们如何利用风能核能,风能利用激增的原因  检查设备、加装药液、均匀喷洒……从2020年起,只要遇见疫情,就能看到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身着厚重防护服、手持弥雾机的身影。他们耐心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对环境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杀;他们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防控一线,只为将病毒彻底扑灭。站在光中,他们以“逆行”英雄的姿态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为什么要利用风能,人们如何利用风能核能,风能利用激增的原因“面对疫情,甘肃蓝天救援队全体队员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基础上,主动担当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竭尽所能、挽救生命’的誓言。”党的二十大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於若飞斩钉截铁地说,“一声承诺,一路逆行。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队员们都是好样的!”

  “我是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请让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我现在居家,可以参与线上的相关工作吗?想为家乡防疫工作出一份力。”今年7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於若飞带领甘肃蓝天救援队再次迅速成立应急志愿服务小组,许多队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用奉献与担当筑牢“蓝色”防疫堡垒。

  在疫情防控一线,甘肃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每天都很忙,他们接到的救援队任务,不仅仅有全面的消杀工作,还有各种繁琐的关乎群众生活的小事。在社区干部和居民的眼中,这就是一支“技能满点”的队伍。“转运核酸检测样本、高速路口查验外地车辆信息、搬运疫情防控物资,还有化身‘送菜侠’,把蔬菜逐户送上门。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於若飞说。

  每次有疫情发生时,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总会被甘肃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占领,日走3万多、甚至4万步,成为了他们从事这件志愿服务工作的标配。在队员们的眼中,这不仅是对在疫情防控一线忙碌一天的记录,也象征着一种光荣。“从一个新手小白到能够独立完成队长分配的任务,我心中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越来越强。我应该用责任和担当筑起抗疫防线,用不停歇的脚步温暖他人。”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陆清说。

  据统计,3年时间里,甘肃蓝天救援队共计派出队员29869人次,对全省182个街道、529个社区、1157个小区、257家单位、464个商场、火车站等公共聚集区域、3112所学校及托管机构、21598辆车辆进行了全面消杀,消杀总面积达到13340.61万平方米,协助引导3万余人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在封控小区为3267户提供帮助,劝返群众110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41220小时。

  作为队长,於若飞个人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身先士卒、表率示范的作用。2020年,在武汉刚刚封闭管理的几天当中,他和国际公益学院的校友为武汉一线协调物资捐赠上亿元,这上亿元的物资在於若飞的手中打通武汉救援物资转运“最后一公里”。同时,他还策划启动兰州市100家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从居民区防控入手,切断病毒传染源,为兰州市156家社区、上百万人提供了服务,成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典型代表。

  “甘肃蓝天救援队的青年志愿者们同在一线英勇坚守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作为应急志愿者的奉献、专业和作为。”於若飞说,“愿我们一路共御风雨,在自己寒冷的间隙,仍然不忘为他人送上一丝温暖。”

  凌晨0:30,李群结束了最后一场疫情分析会。走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这位“疾控人”在漫天繁星的陪伴下踏上回家的路。

  先后两次深入武汉抗疫前线天身处疫情防控一线,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群的抗疫时间表。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的李群,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来临时,一次次义无反顾、逆行出征,诠释着“守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责任使命。

  时针拨回到近三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9年12月31日清晨,李群和中国疾控中心同事们第一时间赶赴武汉,迅速深入疫情一线,为后期流调工作、全国疫情监测与研判打下基础。

  走访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开展现场调研……李群与团队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不舍昼夜地与疫魔较量,在“疾控人”的心中,人民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时间的意义就是挽救生命。

  2020年1月27日,返京仅10天后,李群作为中央赴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再赴武汉,他还担任中国疾控中心援鄂前线工作组组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和122名队员一起,全力投入“武汉保卫战”。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李群难忘在援鄂一线召开的第一次临时党支部大会,8个党小组共同线上参会,在一声声齐唱“前进、前进、前进进”的国歌声中,队员们哽咽了、流泪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次派出精锐力量,参加全国各地聚集性疫情处置,成立日报专班,365天、24小时运转,截至目前,一直保持一级响应状态……“作为一名‘疾控人’,注定要承担不平凡的责任。”53岁的李群始终牵挂着中心队员们。

  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初心使命铭刻于心。SARS、甲型H1N1流感、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北京冬奥会卫生保障……一长串的急难险重任务单和应急处置时间表的背后,李群胸怀一名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当公共卫生安全的护佑“急先锋”。

  在繁重的应急工作之外,李群承担了多项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站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高度,牵头制定《全国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我国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作出贡献。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李群说,沉甸甸的荣誉令他感受到重责在肩。

  “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织密筑牢防护网,为人民生命健康撑起保护伞,这是全国21万多名‘疾控人’的职业信仰。我会为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李群说。

  “利用风能造福人类,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风机,让中国人造的风机走向全球。”党的二十大代表、64岁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谈起30多年前的“追梦之旅”仍然意气风发。

  20世纪80年代末春季的一天,乌鲁木齐市达坂城荒芜的戈壁滩上,大风吹过屈指可数的几台风机。这些风机属于达坂城风电场,武钢前不久刚接任场长。

  “无论坏哪个部件,都得干瞪眼等着从国外买。”武钢回忆说,那时候,我国大部分风机严重依赖进口,这导致主机价格高、维修成本高。不实现风机国产化,风电产业在中国的大发展遥遥无期。

  武钢等人于1998年成立了金风科技的前身——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投入到艰苦的风机国产化研制过程中。他引进、翻译了大量外文技术资料,审核了上千张设计图纸,通过无数次尝试,1998年底,公司生产的首台国产600千瓦风机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运行,整机性能与进口风力发电机组相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2005年4月,金风科技研制的1.2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达坂城风力发电场试运行。这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机,它的问世运行意味着我国在风机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模仿、跟随到超车的跃升。

  自主制造高性能国产风机的梦圆了,但武钢没有停下脚步。今年3月,金风科技再次实现技术突破,完成国内陆上首套6兆瓦机组分体吊装。

  “利用风能造福人类”这个梦想仍在不断延展。2021年1月,金风科技北京园区获得全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园区认证。随后,金风科技携手天津港,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码头……通过为各行各业提供绿色解决方案,金风科技正为全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从创立伊始发展至今,金风科技已从资产300万元的小企业成为总资产1200亿元的风电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党员,武钢的初心使命丝毫未变。

  武钢绝大多数时间都穿着运动鞋,因为“运动鞋好走路”。波斯喀木村、亚库勒村、库那巴扎村、艾曼力克村……这些地处南疆偏远地区的村庄,都留下了武钢的足迹。他带领公司党员深入贫困村庄调研,组织捐助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为当地贫困居民的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提供资助。在他倡导下,金风科技策划组织了“风润中华”公益项目,通过教学、参观、交流等形式协助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拓展教学视野。

  今年6月,武钢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作为一名扎根风电行业30多年的老兵,我将继续为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全力以赴,奋斗拼搏。”他说。

  未经兰州日报社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其它任何第三方均不得转载,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